公平貿易不是慈善,而是建立夥伴關係 |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公平貿易不是慈善,而是建立夥伴關係

年份: 
來源: 
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公平貿易小旅行出發.jpeg

圖片由生態綠提供

 發表於| 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社會

八月一個晴朗的週末午後,我參加了華人世界第一家公平貿易特許商──「生態綠咖啡」所舉辦的「台北公平貿易輕旅行」,這個旅行以巴塞隆納的徒步旅行和Michel de Certeau的書《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為發想:當人們走在城市裡面的時候,其實不必受制於原有的規劃,而是可以透過身體的記憶來為這個城市定位,定位出想要的生活方式,定位出走過的足跡。

主辦人認為公平貿易其實也來自這樣的概念:「公平貿易提供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另一種消費選擇與生活態度」。透過台北公平貿易輕旅行,他們希望「讓人看見社會正義落實在生活裡的價值,同時呈現公平貿易的願景,凝聚大家的想像,用行動來改變生活,改變城市,改變社會,甚至改變全球」。當公平貿易咖啡的價格不見得比一般市售咖啡高、品質也很好,又包含了社會正義的時候,剩下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與定位。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活動當天帶著膠框眼鏡,穿著黑色公平貿易T-shirt、及膝牛仔短裙,看似平凡的外表下,卻有個很不平凡的靈魂: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她,曾擔任國會助理,近距離接觸老農津貼與農保問題;擔任國際知名有機保養品牌行銷經理時,發現台灣農業也可以改變成一種環保與經濟發展兼具的產業,因此一頭栽進國際公平貿易運動,為台灣農業問題尋找解方。

於是她創辦生態綠,飛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修讀飲食人類學碩士,回台後,也曾代表綠黨參選第八屆立委,從勤做保養的時尚OL到清湯掛麵的公平貿易推動者,是她為了實踐理想的選擇與定位。 

關於生態綠咖啡

 

「生態綠」成立的目的一方面在台灣推動逐漸受到國際社會重視的公平貿易運動,另方面則具體實踐重視社會責任的永續企業。雖然「生態綠」是一家企業,但更希望被稱為一個綠色有機體。它同時也是華文世界第一家公平貿易特許商,販售並推廣公平貿易商品,提供社會大眾在購買商品的同時,對生產端的議題有更多的思考。以「消費」輕鬆地做出更不一樣的選擇,直接幫助貧窮國家的農民與工人有機會經濟獨立,並有能力與你我一起創造明日互惠雙贏的局面。(資料來源:生態綠網站)

公平貿易不是慈善事業

 

余宛如表示:「公平貿易是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倡議消費者以一個『合理價格』向貧窮國家的生產者購買貼有公平貿易標籤與相關商品。然而公平貿易的概念遠遠超出了簡單的經濟交易行為,『建立購買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長期夥伴關係』是公平貿易的核心概念,目的是不依靠捐款者的援助,卻能提供農夫、工人與他們的家庭一種永續的方法來改善他們的生計。」

簡單來說,公平貿易最主要是保護一些弱勢的生產者,在機制上幫他們把關,讓他們得到一個可以生存的價格。余宛如接著指出,「通常大家會覺得公平貿易是慈善,我要非常強調它不是慈善,它就是商業。因為要夠理性,才能夠去面對這種因為不自由貿易衍生出來的商業機制問題。」大家會覺得那是幫助農民、幫助生產者、幫助勞工,但余宛如並不這樣看待。因為在公平貿易體系裡面,生產者與勞工有非常高的權力去決定價格,他們是參與者,他們不是被幫助的人,所以權力是公平的。

對當代的消費者而言,放眼全球去看食品加工問題、農業工業化的問題,假設我們都不知道食物源自何處,如何能確保吃到的東西是安心的?所以公平貿易要求整個生產鏈要自律,每一個環節都會受到公平貿易組織的人稽核跟監督,確保整個過程是透明的。因為唯有當生產者那端被保障的時候,消費者才有可能真的吃到令人放心的食物。此外,公平貿易非常強調和鼓勵農民保護環境,農民會受到相關教育而轉向有機耕作,對環境的幫助也相當大。

 

公平貿易與本土沒有衝突

 

「透過公平貿易,我們希望大家看到另外一種全球化的想像」余宛如表示。在推廣公平貿易的時候最常遇到大家說:你們這就是一種西化嘛,我們要本土化,我們要愛臺灣呀!但她認為:「我們大部份的人生活在『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思維裡,然而這樣的全球化,卻剝削了環境,也剝削了窮人。貧窮、飢餓、戰爭,都因此而起。」

「有人認為不是台灣本土的東西,就是西化,就是全球化,因此本能的認為公平貿易就是西化。但事實上,公平貿易是將勞動人權、民主發展、性別平等、兒童福利、環境保護等社會價值內化的一種經濟型社會運動。是普世價值的全球化,也是倫理道德的全球化,同時與本土並沒有衝突。」所以她期待透過這次的旅行能讓大家看到全球化的另一種可能。

公平貿易可以是生活的圖樣

 

余宛如提到大概從2004、05年開始,台灣漸漸出現提倡公平貿易的聲音,但大部分民眾仍不太能去想像公平貿易是一個什麼樣的運動,除了在於台灣目前推廣的人少,也在於產品的單調。

她舉了一個在荷蘭的公平貿易旅館為例,這是全球第一間公平貿易旅館,於2009年正式對外營運,每個房間不但精美舒適,而且從一條毛巾、一張床單,到零食飲品都經過公平貿易認證。「它甚至可以用公平貿易所有的商品拼湊出生活的一個圖樣」。

每一個公平貿易商品的產生和過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宛如常講的一個小故事就是,她28歲時第一次去斯里蘭卡參加公平貿易的會議,遇到當地的內戰,但會議的與會人看著她、拉起她的手說:「You are so young!」,這件事使她體會公平貿易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前面做了很多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而她應該接棒走下去。 

推廣公平貿易為終生職志

 

剛開始余宛如只是單純希望推動公平貿易的概念,經過摸索,終於等到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組織的認證授權。初期在沒有公平貿易商品的情況下,才決定成立生態綠,以咖啡開始推動公平貿易。

為了不讓大家覺得公平貿易是慈善事業,余宛如與徐文彥兩位創辦人讀了37本跟咖啡有關的論文。從門外漢變成咖啡達人,生態綠的咖啡還得過2008年台北市精品咖啡Top 30,就是要讓認同公平貿易的消費者,也能喝到物超所值的好咖啡。余宛如覺得感謝和欣慰的是,如今公平貿易的議題已經正式列入國中跟高中的課本,對於未來推廣公平貿易的概念,有非常大的助益。

延伸閱讀:

ÖKOGREEN 生態綠 
台北公平貿易輕旅行 
公平貿易旅館 
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余宛如 粉絲專頁 
生態綠咖啡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