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貿易 Q&A(九)關於社會企業 |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公平貿易 Q&A(九)關於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既然要以企業模式為立足點,最起碼的經濟自立應當要做到,不應寄望於無償的協助。

在末了,斧子一文的作者談到所謂的社會企業。我想,經濟自立是所有社會企業共同的期待,不應寄望無償協助實在不太可能。因為關 於無償協助這件事情,在價值推廣的環節,它的確需要。社會企業通常伴隨著一個公益性質的使命感而存在,它應該是公益與生意兩種型態並存,可能分屬兩個不同的經營組織,但通常是本屬一個組織分出去的。也因此,所謂經濟獨立或無償協助這件事,得要看是哪個環節與型式的參與。如果是在價值推廣的部份,我想這是需要認同這項價值的公民一同來參與;但在經濟生產的環節,如果利用公益價值來要求無償勞動,產生的利潤若不是按勞分配,那就是對生產者的剝削。

 

1. 何以價值推廣的部份可能是無償勞動?
從價格的結構來看,一件商品在市場中流通,其必然包含有通路成本與行銷成本。一般商業模式,其通路成本與行銷成本會花在廣告設計、店面租金、各種裝潢設備與輔銷物,而這些成本的花費就是得以建立其品牌價值的投資,而品牌價值的投資與生產資料的投資不同,不一定有立即效益、也無法精算投資報酬率,但是要擴大品牌的知名度與顧客的認同感就一定要進行品牌投資。社會企業與公益目的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用這樣的模式來理解,公益目的就如同品牌價值,一個社會企業能夠發展的規模決定於公益目的的投資。倘若一個社會企業的品牌投資完全像商業模 式一般,將商品利潤用來買廣告、投資金店面、精緻高貴的裝潢、百萬元的明星代言費,這是荒唐而無法被接受的。所以,社會企業的品牌投資就是必須將利潤用於 與其存在目的相符和的公益目的上,否則這個社會企業會喪失其正當性。

以一般商業的品牌投資與社會企業的公益目的來相類比, 只適用在與其商業體的發展關係上,因為一般商業體與社會企業存在的初衷不同。一般商業體的存在是先於商業品牌的投資,所以品牌投資的項目與成本是依據其資 本與目標市場的規模大小來決定,這樣的投資成本在商業體內部可計算的資本流通中。反觀一個社會企業,是附屬於公益目的的存在,為了執行這個公益目的所需要 投入的資本是遠遠高過於社會企業初期發展能夠含括的資本流通規模,所以,如果要求社會企業要以有償的方式來支付公益價值推廣的成本,那是不可能的。

更商業點的說法,一個商業體的發展,其品牌投資成本決定於目標市場的規模與資本規模,這些成本都可以在商品價格與買賣中被計算與實現,而後商業體在資金流通 與買賣規模擴大的過程中重新分配行銷成本,所以行銷成本是屬於內部的資本流通。這個商業體的存在只是奠基於市場規模(Market Size)中的市場佔有率(Market Share),簡單說,一個商業體的品牌投資基本上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前題是讓商業體能夠持續獲利與永續生存,佔穩Market Share才是企業存在的目的,Market Size不是它的存在目的。反觀社會企業的存在,是先有一個已經存在而且待解決的社會問題(Market Size),社會企業的存在目的是Market Size,不是Market Share,如果要求社會企業以內部的資本流通規模來解決Market Size這種規模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也推卸了這個社會問題的公共性。所以,社會企業的有償勞動只能在Market Share這個規模裡實現,從Market Share到Market Size中間的這段落差,需要公共資源的投入,也就是無償勞動的參與。

舉例來說,假設NIKE在運動鞋市場的市占率是20%,一間NIKE的區域經銷商,它的業績目標與行銷成本是扣緊Market Share,它不會天真的以為所有人都穿上NIKE球鞋是自己的責任,所以,投入的行銷資源都是以Market Share的規模來計算,不會是Market Size,只要守住Market Share就是這個經銷商存在的目的。另外一種例子,假設全台灣的喜憨兒有10000名(Market Size),但是喜憨兒烘培坊的規模能夠照顧到的數量可能只有500名(Market Share),那其他9500名喜憨兒還是必須要依賴喜憨兒基金會募集社會資源來照顧其他烘培坊無法兼顧的部份。喜憨兒烘培坊的使命有Market Size這麼大,但現實的能力只有Market Share這麼少,我們不能期望喜憨兒烘培坊要以Market Share的資源去解決Market Size的問題,以為已經有了經濟生產部門就不需要無償勞力或公益資源的投入。

在公平貿易這個領域裡也是如此,儘管FLO已經整合了全世 界的眾多的公平貿易商與消費者,但FLO的存在目的絕對不是公平貿易商品的市占率,反而是那些還在貧窮陷阱裡的小農,以及那些還活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 的假想裡的消費者。為了讓越來越多的生產者與土地得到照顧,同時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知道不公平貿易的真相,公平貿易的確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來投入。

2. 公平貿易是否是個社會企業?

從還沒有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出現前,公平貿易就已經存在,當民眾或學界對於社會企業的定義都還莫衷一是、模模糊糊時,對於公平貿易的參與者來說,公平貿易的定義與價值比起社會企業相對清晰很多。如果有人對公平貿易有所誤解,那也只是華文世界對於公 平貿易的了解太少,這項運動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有眾多的教會、慈善團體、公家機構與民間企業共同參與,如果只是看一點資料就可以胡亂批評,這麼經不起考驗,那豈不是把那些參與者都當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