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後的巧克力滋味 |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歲後的巧克力滋味

本文同時刊登於2012綠雜誌四月號

小時候,XX乳加巧克力拳是小學下課十分鐘的遊戲、偶而從同學手中接過一口XX乳加巧克力,是純純友誼帶來的快樂。到了青春期,巧克力變成告白的伴手禮,吃巧克力變得季節性、情緒性、目的性,但我從來沒有迷戀「滋味」。一直到了三十歲人在歐洲,這個巧克力工業的發源地,才勾起我對巧克力味覺探索的慾望:在倫敦有「巧克力狂熱者節(真適合我)」,展出各種風味、來源、創意的手工巧克力 ; 在巴塞隆納有「可可博物館」,講述可可在西班牙的歷史(註1) ; 在比利時,鬧街上到處都是手工巧克力...,我無一不與,在巧克力展時,還是被友人硬拖出場才離開。

手工巧克力在近十年來快速崛起,不僅強調製作工藝,也強調品種風土,對我來說,判定巧克力好不好吃在於可可脂的含量,用了可可脂的巧克力,入口即化,還有一種無法取代的香氣與口感。可可脂是從可可豆分離出來的油脂,過去大眾平價的巧克力,多是用廉價的「蔬菜油」代替,可可脂轉賣給美妝公司製作護膚品。多數的巧克力製品,為了降低成本,所使用的「蔬菜油」其實是「棕櫚油」,而棕櫚油的龐大經濟利益卻犧牲了雨林。前幾年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拍了一個上班族吃著雀巢KITKAT巧克力棒時,竟然咬到紅毛猩猩的手指、噴出鮮血的短片,指控廉價巧克力所使用的蔬菜油就是棕櫚油,不但造成雨林消失、更造成紅毛猩猩絕種。

隨著亞洲巧克力市場快速崛起,除了生態議題外,可可產業濫用童工的陋習又再度搬上檯面,尤其是西非,可可出口量佔了市場的一半。全球可可貿易長期壟斷在跨國巧克力商手裡,光是HERSHEY’S、MARS兩大公司,就壟斷了全球80%的可可原料。每公斤只有2.5美元的可可收購價,迫使許多農民購買童工降低栽種成本與砍乏雨林提高生產量以求生存。2001年英、美各國與許多國際組織一起簽署了「可可協議」合力杜絕童工、人口販子、勞工剝削等議題,但2008年協議到期時,黑暗的巧克力產業卻未見曙光:除了象牙海岸遭逢內戰 ; 美妝產業收購可可脂在協議規範外 ; 跨國公司也宣稱非直接採購,童工問題他們沒辦法。此外,為了溫飽,當地多數父母認為孩童是資產可以隨便販售。

近年來學者研究指出,可可農第二代寧可到都市找工作也不願接手可可田,加上氣候變異,全球產能銳減,企業開始透過提供生產者額外的「價值」,以穩定他們未來的獲利來源,像是過去二十年無「大公司」問津的公平貿易認證,也忽然間變成當紅炸子雞,巧克力企業紛紛投懷送抱,透過公平貿易認證,確保可可來源永續。公平貿易認證由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監督稽核生產的過程與交易, 不但遵行聯合國兒童福利規範,更進一步在產地推廣兒童福利教育。此外,在永續農業的標準下,許多農藥在公平貿易生產過程中是被禁止的,以保障農民生命安全與環境。農民加入公平貿易體系獲得穩定的收入,變得更專注生產與提昇品質,還能為家庭做未來規劃。

三十歲後的我,像電影「濃情巧克力」裡法國小鄉村的村民一樣,品嚐的是巧克力底層的人味,但是跟電影暗示巧克力解放小鎮宗教規訓、道德枷鎖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如今消費可可的過程可能更要接受道德的約束,拒絕童工巧克力。在過去幾年,由倫理消費運動撐起的公平貿易巧克力在歐美銷量快速成長。反觀亞洲,隨著經濟起飛巧克力銷量大增,巧克力背後的血淚卻被華美的包裝掩蓋。台灣今年的情人節也開始有消費者發起網路串連活動,抵制童工巧克力,並積極鼓勵消費者改變消費選擇,支持公平貿易巧克力。雖然台灣逐漸點燃巧克力倫理消費運動,但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過要成為扭轉亞洲可可血汗消費的關鍵力量,台灣大有潛力。

註1 可可豆原是產於墨西哥,殖民時代最先在西班牙登陸歐洲,在後幾個世紀傳遍歐洲大陸。
註2 參考資料:
巧可力的黑暗面 ;
巧可力禍心(書名);
新頭殼報導:拒吃血汗巧克力,生態綠呼籲公平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