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粽子來應景。但是粽子種類分為許多種,每一種都各具風味,加上粽子「大小」、「內容物」不同,熱量也有所差異。傳統1顆粽子約200~600公克重,熱量在350~1000大卡不等,當您一顆接著一顆,就要小心吃進很多熱量了。
要如何健康吃粽,小編跟大家分享五個小撇步外,也特別針對這五款粽子,分別搭配五款茶飲去油解膩、幫助消化,讓你吃的健康又沒負擔。
五個健康吃粽小撇步
一、醬料減半更清爽
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因內含高鈉、高糖、高油,不利高血壓及心血管患者的疾病控制。
二、替換掉部份糯米
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氣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建議可以試著以紫米、糙米取代。
三、視為正餐非點心
粽子的熱量足以當作正餐,故建議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二顆粽子,且慢性病患更要注意淺嚐即可。
四、分享是王道
與人分享或粽子包小一點也是減少熱量攝取的方法之一。
五、享用美味的粽子後,來一杯去油解膩、幫助消化的茶。
「5種粽子x5款茶飲」的養生組合
北部粽X凍頂烏龍
北部粽的內餡通常會使用豬肉、豆干、竹筍、滷蛋、香菇、蝦米、蘿蔔乾等,不管是內餡跟糯米都會先用油炒過入味,北部粽的嚼感類似油飯,且由於米先經過油炒,熱量、口味和香味都比較重。從外觀來看,北部粽使用的竹葉多為堅韌的筍殼,特色是色澤棕黃且略帶斑點。
北部粽較油膩,建議搭配同樣有去油解膩功能的凍頂烏龍
由甲等評茶師陳煥堂親手焙製的凍頂烏龍,茶香清雅持久,茶湯金黃、入喉滋味溫潤且回甘,是品茗者的最愛。
南部粽X南非國寶茶
也稱為水煮粽,是以生米拌滷汁包入與北部粽類似的內餡,再將粽子放入滾水中煮熟。南部粽較北部粽有粘性,熱量較低,口味與香味也較為清淡,所以多半會再灑上花生粉及醬料食用。南部粽用的粽竹葉質地細緻而葉面較寬,食用時會帶有竹葉清香。
南部粽建議搭配南非國寶茶,除了解膩之外,也可以帶出南部粽新鮮竹葉的清香。
客家米粽建議搭配烘焙包種茶,帶有清微火香,滋味甘醇厚實,微帶鮮甜味,能陪襯蒸過的糯米與內餡香氣。
客家粄粽 X 高山紅烏龍
客家粄粽的內餡通常會選用米粉、香菇、蝦米、絞肉、蘿蔔乾、豆乾,而糯米則是比較特別,會將在來米與糯米混合,研磨成米漿後瀝乾,使用糯米糊將內餡包裹好,再用抹油的麻竹葉綁成粽子後放置蒸籠,口感有嚼勁,又香又Q。
客家粄粽由於口味類似麻薯, 加上有抹油的麻油香,很適合搭配有茶氣溫潤、果香圓和的高山紅烏龍
鹼粽X金萱綠
鹼粽是最特別的一種甜粽,使用圓糯米浸泡後,加入鹼粉或鹼油,糯米就會被溶解成晶瑩剔透、黃澄澄的鹼粽,可放入冰箱裡冰鎮,因此也稱為冰粽,想食用時可沾砂糖或蜂蜜,口感Q軟清甜。
鹼粽建議搭配自然農法手採金萱綠,以品嚐到鹼粽清香與清甜。
以上就是台灣最常見的粽子種類,看到這些粽子種類介紹,是否讓你感到食指大動了呢?
即日起至5/30,生態綠端午連假商城限定優惠,解膩茶品台灣茶、荷蘭百年品牌PEEZE茶任選三件79折
消費不限金額再加贈100元折價券(6/1統一以簡訊發送折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