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喝茶,但總是有些迷思,譬如追求「嫩採」或是「一心二葉」。但是嫩採或一心二葉就都是好茶嗎?
什麼是一心二葉?嫩葉才適合作好茶?
「一心」指的是剛長出來的新芽,「二葉」則是新芽下的兩片嫩葉。茶根據不同的品種和製程有的適合使用嫩葉。如高海拔、高緯度生長環境的嫩芽和嫩葉,因氣候的關係其中的氨基酸豐富和又可抑制苦澀多酚,能夠展現不發酵茶綠茶鮮爽甘甜和略微苦澀的口感。
但是對於半發酵的烏龍茶來說,一般卻適合使用成熟茶菁,因為內含有豐富物質,再經過發酵轉化後,往往可以展現層次豐富飽滿且滋味香氣迷人的高級茶品,這也是台灣半發酵茶的精髓所在!
< 嫩葉與成熟葉內含物質比較表 >
隨著茶葉的成熟,其中所含的類胡蘿蔔素、葉綠素、大型澱粉粒、醣和全果膠增加,澀味強的元素隨著茶芽長大而減少,澀感較弱的兒茶素反而增加,這些都是產生茶香的特殊物質。所以就烏龍茶而言,適當的成熟葉,往往是有潛力的好茶。
不同品種、成熟度與製茶工藝相互配合才能展現茶特性
高山茶因氣候的關係,茶葉厚實,低溫且日照短能夠抑制苦澀多酚,嫩葉帶有鮮味,所以在高山產區的茶葉的確可以摘採較為嫩的茶菁。但是台灣茶產區多在丘陵地形,此地區的茶葉品種若摘採嫩芽,葉片尚未成長厚實,內含物質還不足,反而易有苦澀味。
這就如咖啡來說,淺烘焙雖然果酸迷人,卻不是所有產地、品種的咖啡都適合,適合深烘焙的豆子若拿來做淺焙反而是場災難。烏龍茶可說是六大茶類中,表現方式最豐富多樣的一種,隨著不同品種的茶葉、摘採成熟度和製作工藝掌握的不同,可表現出各式各樣天然的花香與果香。
茶農依據氣候、濕度與品種,掌握最佳老嫩度摘採,才是正確與健康的製茶態度。
正確的採茶方式才能提供茶樹成長能量、永續經營
每一棵茶樹都有摘採年限,正確的摘採方式才能提供茶樹成長能量。如果消費者在沒有正確的認知之下,掉入嫩採茶的迷思,一味的追求而使得生產方也越來越朝嫩採靠攏,對於茶農來說,不但茶的滋味每況愈下,也造成不適當的茶園管理,茶樹的壽命變短,茶農負擔更大,生產成本亦重。對於消費者來說,一頭撞進迷思不但喝到品質不佳的茶葉,還得付出更多的金錢,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喝,好茶。喝好,茶--看看生態綠如何改變台灣茶產業。
▶生態綠說茶—什麼是「台灣茶」?
▶生態綠說茶—機採茶品質不好?手採茶才是好茶?
▶生態綠說茶— 生茶、熟茶、發酵茶?你喝的是什麼茶?
參考資料
▶台灣茶第一堂課/陳煥堂
▶烏龍茶的世界/陳煥堂
喝好茶,從認識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