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伯朗都被毒奶粉波及了,那你還敢相信三合一咖啡嗎? |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伯朗都被毒奶粉波及了,那你還敢相信三合一咖啡嗎?

長久以來,我們擔心的事情終於成真了:

使用大陸毒奶精 衛署:金車公司8產品下架

時間: 2008/09/21
撰稿‧編輯:劉靜瑀 新聞引據:中央社

中國產製食品受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擴大,衛生署今天21日宣佈,金車公司生產的伯朗咖啡曼特寧風味三合一咖啡粉等8種產品,使用大陸產製的奶精(屬植物性蛋白類產品),驗出微量三聚氰胺,即日起全面下架回收。

衛生署指出,金車股份有限公司擔心,他們使用的大陸產製奶精也含三聚氰胺,危及消費者身體健康並影響商譽,日前主動將使用的奶精(植物性蛋白類產品包括玉米粉、豆粉、奶精等)送食品工業研究所檢驗,沒想到竟驗出微量三聚氰胺,金車也在21日上午10點左右主動通報衛生署。

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表示,根據金車公司回報,該公司摻有大陸產製奶精的產品,包括:伯朗咖啡系列咖啡粉曼特寧風味三合一、曼特寧風味二合一、藍山風味三合一、焦糖瑪其朵三合一、阿拉比卡三合一、法式香草三合一、奶茶等即沖飲料及easy cook快煮湯雞蓉玉米濃湯等8種產品,即日起應全面下架回收。

根據金車公司提供的資料指出,以60公斤體重成人估算,每天只要喝1杯easy cook快煮湯雞蓉玉米濃湯;2杯焦糖瑪其朵三合一、阿拉比卡三合一、奶茶;3杯曼特寧風味二合一;4杯曼特寧風味三合一、藍山風味三合一、法式香草三合一咖啡就會超過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建議的每日最大攝取量。

宋晏仁建議消費者自我檢視家中食品,為安全起見,大陸產製內含奶粉、乳製品、植物性蛋白類添加物的食品,最好暫時停止食用。

我手邊剛好有麥斯威爾與雀巢的三合一咖啡。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成份和生產地:

寄件者 forweb
寄件者 forweb
寄件者 forweb
寄件者 forweb

各位發現了嗎?不只是伯朗三合一,你熟知的麥斯威爾和雀巢三合一即溶咖啡都是中國生產的。看他們的成份表,你完全無從得知裡面的奶精、奶粉的原產地到底來自於那裡,你更不知道除了他們所添加的那堆化學藥劑外,還有什麼是你所不知道的。(想想看麥斯威爾在成分表上寫的那句:「奶精(含牛奶蛋白)」,三聚氰胺就是為了在間接測量牛奶蛋白(測定氮含量)時作假所添加的東西。

當我們在對外宣傳公平貿易理念時,都會不斷強調公平貿易真正針對的目標就是跨國食品集團,我們會希望大家盡量不要喝罐裝與即溶咖啡。這並不是代表公平貿易運動「反商」,「反自由競爭」、「反市場」,而是因為在不斷降低產品價格競爭市佔率的情況下,最基本的品質,乃至於攸關你我身體的食品安全是最容易被犧牲的事。

因為消費者希望產品「便宜」,使用起來「方便」,因此食品工業在做的就是盡可能大宗採購原料,並且加工製作成易保存與易還原的產品。但這樣會有些問題:食品工業為了盡可能壓低原料價格,一方面不可能採用價格較高(既使較能夠信賴)的原料,另一方面還必須穩定原料長期的供貨量與價格。於是這些食品集團首先會從期貨市場下手,透過遠期交易的方式採購原物料。換句話說:這種遠期交易是來自於對「未來」原物料價格的預估,是「倉庫」裡的貨而非「農地」裡的貨,所以當原料價格上漲時,這些食品工業集團將可用之前他們的預估價格收購進來。可是,現在的市場明明一個東西10塊錢,但農民(或當地收購商)卻得以8塊錢賣出去(給食品集團),那虧損了該怎麼辦呢?

有良心的想好好做生意的收購商可能就是認賠收購,然後賣給有辦法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食品集團;沒良心的(或是這才是做生意的道理)收購商就會想辦法收購次級品,然後用「種種方式」在品質檢測那一關作弊,蒙混過關。以這次的毒奶粉事情來看,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猜測:原先乳蛋白含量低的生乳只有4塊錢,而符合品質的生乳要10塊錢,但市場上大家只願意以8塊錢收購10塊錢品質的生乳。於是我只要能夠買進4塊錢乳蛋白含量低的生乳,添加三聚氰胺讓檢測時成為10塊錢品質的生乳,我就還倒賺4塊錢。

事情很可能就是這樣開始的。

而假如是生鮮產品,那可能作弊的方式不多。畢竟產量少,保存期短,很可能馬上就被發現了。但因為製作成奶粉與即溶咖啡這種,透過低溫冷凍法將產品濃縮的「罐頭」,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真實產品(我們看到的是已經加工過後的產品),只能憑藉著產品外觀(包裝有沒有破損)和對廠商品牌的信賴選擇。使得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制就非常重要了。

但這次的毒奶粉事件就是發生在食品安全管制剛剛起步的國家,在市場有超高需求的情況下,食品安全就被丟在一旁,很難主動引起人的注意。

而且讓我們再次回到之前那個「便宜」、「方便」與「難以觀察到產品」的邏輯上來看。就是因為我們選購時比較的是「價格」與「方便」,所以廠商會極力壓低價格,並且花費更多成本在包裝上,讓你好撕開,好還原(比方說原先要加入熱水,現在加入冷水也可以囉!但他不會跟你講為什麼冷水也可以完全溶解濃縮品,是不是又添加了什麼介面活性化合物讓食品的分子與水更容易結合)、好運送。在這樣的過程裡,當每間廠商的產品都越來越像沒什麼差別時,廠商就必須創造更多「選擇的標準」給消費者。但這些選擇的標準跟真實的產品品質無關,而是一種「感受」。比方說「滴滴香醇 意猶未竟」、「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Anytime」、「Cafe Lounge」...等消費意向,讓你的選擇是與「食品集團所要塑造的想像」和「食品集團的產品品牌」綁在一起,而不是那一包又一包的牛奶與咖啡。

說穿了,就是廣告。廣告讓你認識公司與品牌,卻忽略真正購買的產品品質。於是你距離你消費的東西越來越遠,一旦產品發生問題時,你才知道你對於這些食品集團的了解是多麼貧乏,你根本不知道這些產品是怎麼做出來的,也無從監督。最後你只能將你的要求叫政府來做。可是,如果你都不在乎,政府為什麼會主動幫你在乎?只要問題沒有爆發出來,你不知道,沒有選票或合法性的壓力,那他們也沒有壓力要主動監督,是吧。這就是為什麼你可以看到第一時間,我們的食品管制局長會說出「由廠商自行通知賣場是否要將奶粉下架,並且由廠商自行送樣本給食品管制局檢驗」,而非「我們前去各通路抽查檢驗產品,除非確認市面上流通的產品都符合規定,不然我們不允許任何廠商進行銷售」的原因。

這其實是我們共同造成的結果,這個由貿易打造的世界,在帶來世界貨物快速流通的過程中,也更加速加劇了可能出現的危機。一旦危機爆發,就不限於一個國家,某個地區,而是老早就藉著「易保存」「易運送」的產品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危機。

我們不能將矛頭指向農民。如果這些農產品必須透過食品工業才得以長程運輸,大量生產餵飽人類,那麼問題應該是出在食品工業提供給這些農民什麼樣的選擇?當全世界的咖啡豆幾乎都由幾個主要食品集團(卡夫、雀巢)壟斷時,這些農民基本上是在缺乏通路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這樣市場的規矩。同樣的,中國的酪農也是如此。更別忘了,生乳比起可以初級乾燥的咖啡豆,保存期限是更短的。如果那些收購商與奶粉公司不收購,那這些農民又該怎麼辦呢?

既使生態綠在推廣公平貿易運動,但也不能就說「公平貿易」可以取代世界既有的貿易體系,並且不會發生問題。公平貿易在做的事實上是提供農民和消費者另一種選擇模式,一方面將部分利潤直接回到農民手上,希望他們不要賤價出售產品,並且維持良好的生產品質,另一方面告訴消費者,他們可以用負擔得起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的產品。在這樣的過程中,維持世界性商品在供應鏈最左邊與最右邊兩者的互相了解,也因此才會需要認證與特許商制度,透過同儕壓力(就是同業間彼此監督)與集體機制來管制整個過程是符合原始精神的。就是因為現有的貿易體系威力驚人,才會更需要彼此監督;也因為那個現有的貿易體系威力驚人,這些問題才會被凸顯,也才會需要公平貿易運動提醒全世界,「貿易並不是只有一種模式,並不是那樣黑暗,你是有所選擇的!」

或許各位很難將公平貿易很快速連結到你的生活。不能否認,這需要一層又一層的思考,才會了解原來這一切問題都和你去大賣場採購任何產品,你所吃的用的有相關。但或許可以在購買時多想想,你所買的東西,你知不知道內容物到底是有些什麼?而東西是不是不合理的太便宜?這些東西會不會有可能便宜過了頭對你自己有所危害?如果你不買那個你覺得可能太便宜的東西,那你還有什麼選擇?

我們認為,也許你可以從盡量少碰三合一咖啡開始。或許這是一個選項。

本文同步刊載 HOW's SketchBook

P.S.

雖然伯朗出了問題,但還是得對金車公允點,畢竟就公開的說法他們是主動送檢的,而截至目前為止雀巢與卡夫食品集團都還沒有送檢告訴我們他們的產品是否安全。不過,當媒體將這樣的行為吹捧為「企業責任」時,就該想想這後來的大動作是不是一場公關行動。畢竟,這原本就應該是食品工業業者應該負責的,而且也是因為金車要壓低產品的價格,才會採購低廉的奶精。

另外寫這一篇時幾乎忘了921這天也是國際反雀巢日。為什麼反?雀巢幹了什麼好事?也許你可以看看苦勞網的這篇。

延伸閱讀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业内幕!很黑很黑! - 属天的吗哪(這篇文章揭露的,非常恐怖!為防止突然就被「和諧」了,打包備份在此)
她╱他們的血在你的咖啡裡—921國際反雀巢日 - 苦勞網
雀巢奶粉純牛奶含毒 星驗出大白兔糖有事 港日內立法管三聚氰胺 - 明報新聞網 2008.09.22
三鹿奶粉中为什么会有三聚氰胺?(后附延伸读物六篇) - 朱学渊评】跑步进入流氓国家行列 2008.09.19(感謝markplace找到原出處)
加三氯氰胺增加蛋白質? - DRACO BBS 笛拉卡龍族論壇
Instant Coffee - Wikipedia
中國三鹿毒奶粉與企業社會責任 - Jas 9 Taipei
麵包、飲料、夜市 毒奶粉全攻陷 - 中國時報 2008.09.14 焦點新聞
毒奶粉 京奧前中國就知道 - 自由時報 2008.09.18
無檢驗證明 已進口中國乳製品禁售 - 自由時報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