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的另類出路?建立利他型的倫理消費市場 | 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農業的另類出路?建立利他型的倫理消費市場

台灣農業的另類出路在哪?建立利他型的倫理消費市場

生態綠即將歡慶一週歲,這一陣子我和Karen正積極準備生態綠的週年慶,這當中除了 不免俗的慶祝活動、優惠活動外,更重要的還有生態綠營運一年來的營運報告。我們既然立志要成為社會企業的典範,那就不能忘記生態綠是根植於社會當中,是為 了解決某個社會問題而存在的商業體。所以,生態綠的營運報告不只是向出資的股東們交代的財務報告,還必須向所有關心生態綠、支持生態綠的好朋友交代的社會責任報告 。在週年慶的活動前,我們會陸陸續續的把這一年的經驗總結公佈在部落格上與各位分享,歡迎大家指教!

有一個問題是許多人在接觸生態綠或聽我演講後常問的:既然你們關心農民,為什麼不先幫助台灣的農民、農業?

基本上,生態綠誕生基礎是從台灣農業的問題觀察而來的,只是一年前我們還不確定這個對農業問題的假設或這個商業實驗能否成立,所以我們就如同前一篇po的短片 當中那個綠黨候選人 一樣,先低著頭做事,壓抑著心中對台灣農政問題的忿怒。如今生態綠渡過第一年的考驗,而且緩步的朝向預定目標邁進,雖然基本上證實了當初的假設成立,但還不代表生態綠經營成功。如今台灣農業正面臨著「農村再生條例 」的殘害,我們憂慮著台灣農業的前途,不得不提早把這尚未經得起考驗的實驗分享出來,希望對台灣農業的存續做出貢獻。

生態綠所進行的商業實驗就是:利他型的倫理消費市場在台灣發展的可行性。

我用下面這張圖表示生態綠的假設、問題意識與利基市場。

說明:
一、我們期望要有什麼樣的生產模式,就必須要創造什麼樣的市場,如此才能支撐這種生產模式。倫理生產的模式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類:土地倫理、生態倫理、社會倫理,與其相對應的消費價值是有機、保育以及公平。

二、「標籤」或「認証」,對於生產端而言代表標準,對於消費端而言代表識別,當「標籤」或「認証」的「信賴感」被建立起來後,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價值與支持就被連結起來。生產者只需要專心的依據標準生產,而消費者只需要識別自己認同的價值購買,如此可以減少許多溝通的成本。

三、國際市場上目前符合倫理生產的商品有三類,除了台灣人所熟悉,符合土地倫理的有機商品之外;尚有實踐生態倫理的雨林保護聯盟 認証商品、史密森尼候鳥研究中心 認証的鳥類保護商品以及其他等等,此外還有實踐社會倫理的公平貿易認証 商品。

四、台灣目前僅有有機認証商品,但有機商品在市場上某種程度屬於買的安心、吃的健康的利己型消費,至於其他兩種利他型的認証系統則台灣完全沒有。

五、台灣缺少一個獨立機構去稽核各個有機認証單位授權的標準是否一致,甚至有單位左手搞認証、右手搞通路而形成道德風險,在加上沒有認証而自稱有機的商品充斥,導致消費者缺乏對標準的信賴感與對標籤的識別度,最後有機商店變成以販售營養食品為主要收入。

六、有機栽培需要完整、獨立的生態棲地,通常大規模的資本才有能力經營(如台塑、永豐餘)。台灣基本上屬於小農經濟,絕大多數的農地與農民很難獨自達到有機生產的條件。

七、對於那些無法達到有機生產條件的農民與農地,拓展生態倫理與社會倫理的消費市場才有可能讓這些農地得以保存、農業得以持續。

八、公平貿易運動在1997年完成跨國性的整合,成立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2002年完成各項商品的標準整合,2003年以共同的標籤推出商品,而後因為標準與標籤的整合完畢,消費者的信賴感與辨識度大幅提升,2003年之後每年的貿易額以50%的幅度成長。公平貿易的發展經驗,值得台灣有機農業與倫理消費市場借鏡。

結論:
雖 然全世界的有機咖啡有80%來自於公平貿易系統,但生態綠刻意不進口有機認証的咖啡,而單獨強調公平貿易認証或雨林保護聯盟認証的咖啡,以此測試台灣利他 型倫理消費市場的潛力。經過一年之後,生態綠得到的回饋與消費者的支持證實,利他型的消費市場是得以發展的。未來,台灣有無可能發展出自己的「友善蝌蚪認 証」、「友善螢火蟲認証」、「友善農民認証」的農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