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17是國際消除貧窮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貧困對於社會引起的問題一直是各國一直致力解決的通病,想解決貧窮並不是簡單地用收入不足來衡量,貧窮展現的問題不只是錢,還有人權、保健、教育、醫療、恐佈主義等延伸。因此,每年聯合國都會為這個紀念日訂定主題,希望能喚起世界各國對貧窮的各種歧視以及財富集中化導致的全球貧富差距,每年的這一天,聯合國都會呼籲各國以及個社會階層注意的個社會問題,並且應當共同檢討與援助,讓全世界越來越少人因貧窮所苦。
國際消除貧窮日的起源
這個日子最早源自於1987年,當時有超過十萬人聚集在法國巴黎的特羅卡德羅廣場,紀念貧困、飢餓和暴力的受害者。這個活動是由約瑟夫·雷斯基(Joseph Wresinski)神父所發起,他長期關注貧窮問題,致力於為全球弱勢發聲。1992年,聯合國正式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0月17日訂為國際消除貧窮日,以增進全球對貧困議題的了解與行動。
為什麼選在10月17日?
1987年10月17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象徵著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當時在巴黎的特羅卡德羅廣場立起了一塊紀念碑,表彰全球所有在貧困、飢餓與社會不公中受苦的人。這次聚會凝聚了各界人士,展現出不分國籍、階層的團結力量,促使全球關注貧窮問題。
聯合國更於2015年將「消除貧窮」列為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17項指標的第1個,顯示其對貧窮問題的重視。
1.1 到西元 2030 年,消除世界各地所有人的極端貧窮,目前的定義為每日的生活費不到 1.25美元。
1.1.1 人口比例低於國際貧困線(按性別、年齡、就業狀況、地理位置(如城市/鄉村)區分)
1.2 到西元 2030 年,依據國家的人口統計數字,將各個年齡層的貧窮男女與兒童人數減少一半。
1.2.1 低於國家貧困線的人口比例(按性別、年齡區分)
1.2.2 以國家為單位,所有年齡層的貧困男性、女性、兒童比例
1.3 對所有的人,包括底層的人,實施適合國家的社會保護制度措施,到了西元 2030 年,範圍涵蓋貧窮與弱勢族群。
1.3.1 社會保護制度涵蓋的人口比例(按性別區分,包括兒童、失業者、老人、身心障礙者、孕婦、新生兒、因工作受傷者、窮人、弱勢團體等類型)
1.4 到西元 2030 年,確保所有人,尤其是貧窮與弱勢族群,在經濟資源、基本服務、以及土地與其他形式的財產、繼承、天然資源、新科技與財務服務(包括微型貸款)都有公平的權利 與取得權。
1.4.1 居住在有基本服務的家庭中的人口比例 1.4.2 擁有合法土地產權的成年人口比例(按性別、型態區分)
1.5 到西元 2030 年,讓貧窮與弱勢族群建立韌性,減少他們暴露於氣候極端事件與其他社經與環境衝擊與災害的風險和脆弱性。
1.5.1 遇到災害時,每 10 萬人死亡、失蹤、受災的人數(同 11.5.1、13.1.2)
1.5.2 與 GDP 相關的直接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1.5.3 擁有國家和地方減少災害風險策略的國家數量(同 11.B.1、13.1.1)
1.A 確保各個地方的資源能夠大幅動員,包括加強發展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低度開發國家(以下簡稱 LDCs),提供妥善且可預測的方法,以實施計畫與政策以消除各方面的貧窮。
1.A.1 政府直接分配給扶貧方案的資源比例 1.A.2 政府花費在基本服務(包含教育、健康、社會保障)佔政府總支出的比例
1.B 依據考量到貧窮與性別的發展策略,在國家、區域、國際層級制定健全的政策框架,以加速消除貧窮行動的投資。
1.B.1 政府經常性和資本支出中,用於婦女、貧窮、弱勢團體部門的比例
要打破貧窮的循環,公平貿易是其中一條出路
公平貿易不是施捨,而是提供生產者一種永續的方法來改善他們的生計,讓他們真正有機會脫離貧窮,不再需要依靠捐款者的援助,除了給予保障收購價格與提撥社區發展金支持生產者一起推動社區發展項目,協助小農提升自信和能力外,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公平貿易以夥伴的關係與生產者建立長期的合作,扶持生產者與農民提高產品品質,改善生產條件,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獲得尊嚴與脫離貧窮。
新朋友下載APP 即享100元優惠
加入官方Line@ 也有100元優惠
每月還有會員禮金
生日當月享有300元生日禮金